6月1日,“丁橋小藍巴”正式投入運營,為丁橋區域的居民乘坐地鐵3號線提供了一種多元化的接駁服務,被稱為“社區穿梭巴士3.0”的“丁橋小藍巴”,獲得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除此之外,杭州公交配套地鐵3號線首通段、4號線二期及10號線首通段的“三線齊發”,還上線了“多線聯運”、“崇賢快線”等多種公交特色服務。
然而,對于居住在留下、小和山、五常等地的“大城西人民”而言,地鐵3號線的后通段是他們關注的焦點。8日消息,地鐵3號線后通段將于6月10日10時起開通,杭州公交將為“大城西人民”揭幕地鐵3號線后期的公交配套。
留下閑林強覆蓋
地鐵接駁繼續向乘客內心挺進
根據地鐵3號線沿線覆蓋區域的出行規律及特點,留下街道的西溪路沿線、楊梅山路沿線及小和山區域,閑林五常地區將是此次地鐵接駁的重點服務區域。
目前連接閑林街道和地鐵5號線的2412M路將進行改造提升,優化的內容包括:發車密度加密至10分鐘;服務時間擴展到全天;末班時間延遲至21點;服務范圍擴充至閑林埠、閑林職高等地。后續,這條起步于高峰線的公交線將成為大城西板塊的一條重要的主線,它將串聯起大城西3條軌道干線,即已通車的5號線、即將通車的3號線和機場快線,并連接荊長路、宋家灣路、荊山灣路及閑林埠4大區域的40余個住宅小區。屆時,閑林五常居民的市民可通過2412M路到達3號線聯勝路地鐵站。
擴大公交服務覆蓋半徑,合理分布公交運營資源也將成為留下閑林公交接駁的重點。云睦街東起高教路,西至東海閑湖城一帶,是一條夾在天目山西路與荊山灣路之間的支小路。其中,從高教路到閑林港路這段近2公里的云睦街兩側,聚集著海棠苑、木蘭苑、紫薇苑等11個住宅區,居民原本乘坐公交車需向兩側步行較長的一段距離。本著“地鐵坐到站,公交送回家”的服務理念,杭州公交將圍繞3號線后通段的開通,增開一條從云睦街行駛的地鐵接駁線,可到達3號線高教路站,從而促使閑林的公交線路向支小路推進。在小和山區域,還將開通1416M路,連接浪漫和山、白馬山莊、水木清華等小區與小和山地鐵站,減少近2KM的步行距離。
除支小路增加公交覆蓋外,填補盲區、減少孤島也是杭州公交不斷努力的方向。圍繞地鐵3號線后期的通車,計劃通過開通1417M路、7484M路,緩解屏峰社區、源峰嘉苑等遠離主干道小區的出行不便。其中,1417M路的起點設置在屏峰新村內部,市民出行可實現“出了家門進車門”。楊梅山路、飛雪街是留下街道住宅小區較為密集的路段,杭州公交通過“公交小靈通”的客流調查和大數據分析,制定了針對上述地區的地鐵接駁配套方案,擬開通接駁線對接留下地鐵站,并在既有公交站點的基礎上設置了若干個招呼站,進一步織密公交服務覆蓋網絡。
“大城西干線”即將來襲
公交快線繼續發力
“大城西干線”主要指“天目山西路-天目山路”及“荊山灣路-西溪路”沿線,是杭州西部重要的公交走廊。受濕地、山體影響,大城西板塊連接主城區的通道單一,且沿線人口基數強大,出行時空集中,日均運送乘客預計達2.7萬人次。前期,杭州公交充分利用荊山隧道、留下隧道、花塢隧道、古蕩隧道通車的契機,已分兩次優化調整了11條線路的行駛路徑,很大程度上使余杭、中泰、閑林、五常街道的市民的通勤速度得到了提升。隨著地鐵3號線的即將開通及錢塘快速路的持續推進,運營能力強、覆蓋范圍廣的“大城西干線”呼之欲出。
據悉,擬開通的“大城西干線”將以既有的502、506、193、306路等線路為藍本,以優化整合、加快周轉的布設原則,設置“2+1”、“1+1”雙通道干線布局。其中,擬通過錢塘快速路設置超快線2條,采取強化直達的形式設置普通線1條,另配置普通線2條,滿足多組團市民出行需求。
西湖景區便捷出行
“地鐵+公交”的景區模式繼續延伸
3號線后通段有多個地鐵站與西湖景區有密切聯系的空間,預計3號線開通后,將和1號線龍翔橋站、7號線吳山廣場站、5號線候潮門站一樣,成為西湖景區換乘的熱點。杭州公交充分研判3號線各地鐵站的接駁環境和客流方向,積極與交通、交警等職能部門溝通,在充分總結太子灣接駁線、4W、7W等“地鐵+公交”景區接駁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做好地鐵3號線與西湖景區的聯系。
黃龍體育中心地鐵站今后將是3號線與10號線的換乘站,西湖北線也近在咫尺,通過該站換乘公交進入景區將十分方便,除對既有118、194、197路等線路的調度手段進行調整外,擬將黃龍體育中心地鐵站B出口附近的原西湖體育館公交站打造為景區北面的換乘樞紐,設置通往靈隱、北山街等地的公交線路。
花塢、東岳、古墩路等地鐵站與景區直線距離約3KM,通過靈溪隧道可方便到達西湖景區,游客出行換乘地鐵較為便利。為此,杭州公交將對277、278、508H、509H路等連接西湖與西溪的“三環三線”線路網絡進行優化調整,對接3號線各地鐵站,形成“雙西+地鐵”的服務模式。
據統計,3號線開通后,經過3號線沿線各站點換乘進入景區的線路將達12條(詳見下表),可到達北山街、楊公堤、動物園、上天竺、靈隱、龍井等景點。
服務轉化功能拓展
地鐵配套服務繼續加強延展
隨著杭州地鐵線路的不斷成網,既有地面公交線路的服務功能也將隨之轉化,結合西溪路沿線企業園區與3號線的接駁需求,杭州公交將充分發揮地面公交的優勢,對49、89、526路線路進行優化,拓展其服務范疇,加強花塢、古墩路、古蕩等地鐵站的接駁覆蓋。
原136路從留下南開往金蓮橋,雖在小和山新苑一帶設置了?空,但全日僅運營32個班次,服務能力低下、受眾面不寬,對小和山新苑的居民而言“沒有什么存在感”。隨著地鐵3號線的開通,杭州公交擬將136路調整為1436M路,重點解決小和山新苑與屏峰地鐵站的接駁問題,發車間隔加密至8-10分,服務能力是原線路的3倍,并在小和山新苑附近的小和山支路加密站點設置。無獨有偶,除136路化身1436M路外,杭州公交還計劃將原有的1410、2468路等閑林區內線調整為地鐵接駁線,方便閑林街道的居民至全豐地鐵站換乘3號線。
剖析公眾出行難點
公交運營繼續向區域化功能化轉變
除通勤接駁外,連接就診、上學、購物、休閑等多場景的社區便利巴士也必不可少。近期將開通1308M路,以蓮花街、益樂路南端的住宅區為服務重點,擬連接蓮花廣場、世紀聯華、同德醫院、大象城等出行熱點,呈現功能化公共交通的特點。
杭州的軌道交通已趨成網,但覆蓋仍有盲區,結合3號線后通段的開通,杭州公交還將通過增開公交線路,填補軌道交通未能覆蓋區域的出行空白,擬開通連接瓶窯、良渚與未來科技城的區域性線路,計劃新辟銀湖板塊至石馬地鐵站的546M路,該線通過閑富路、里東路行駛,填補了富陽與城西間軌道連接的空白。今后,從銀湖板塊前往城西、黃龍及武林區域,乘坐546M路換乘地鐵3號線或將是一個絕佳的便捷通道。
與地鐵同步
6條地鐵接駁線逐步上線
為方便市民換乘地鐵,6月10日10時起,首批共計6條地鐵接駁線將逐步開通(詳見下表)。其余接駁線,杭州公交也將根據地鐵站周邊道路施工情況、站務設施建設情況等盡快開通,屆時將在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上公布。
首批開通的6條地鐵接駁線信息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