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3120220001
浙江工人日報社 主辦
新聞服務熱線
0571-88851111
采訪中心:0571-88851111
報紙編輯部:0571-81916093
新媒體部:0571-88864594
事業發展部:0571-89937119
首 頁 | 工 會 | 企 業 | 人 物 | 維 權 | 讀 書 | 民 聲 | 人 間 | 視 覺
您現在的位置: 浙江工人日報網  >   正文

心血管病是一口口“吃”出來的?

行動起來,拒絕做“三高”青年


2023年03月27日 09:11   來源: 浙江工人日報   作者:程雪
 

  人口正在老齡化,而心腦血管疾病卻正在年輕化。有人年紀輕輕就查出“三高”,青壯年因心梗而去世的新聞屢見不鮮。本期邀請臺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陳長弓大夫聊聊心腦血管疾病為何“盯上”青壯年。

  心血管代謝性疾病“年輕化”

  吃得多、動得少是當下年輕人的“通病”。點外賣“續命”,奶茶不離手,喜好油炸食物,長期攝入高能量食物似乎成了不少年輕人飲食常態。同時,他們十分缺乏鍛煉,或是因工作忙碌無暇顧及,或只是因為“懶癌”發作,動得少自然消化不好,再疊加熬夜、睡眠不足、學習工作壓力大等因素,久而久之就會出現代謝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陳長弓說,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是導致年輕人患高血壓和高血脂癥最常見的原因。

  對于高血壓患者,家族遺傳是原發性高血壓病因之一。對于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壓,即繼發性高血壓,在所有高血壓患者中占比只有不到5%的比例。年輕的高血壓患者控制住血壓能減少未來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首先要改善生活方式,若效果不明顯,就要通過服用降壓藥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若擅自停藥,血壓大概率出現反彈。

  大多數高血脂癥患者都是“吃”出來的,男女不限,年齡不限,甚至胖瘦也不限。最佳治療方式是閉上嘴、邁出腿;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合理運動,體型肥胖者更需要減肥。大部分的高血脂癥患者需要藥物長期治療控制,治療期間要定期評估肝腎功能和血脂指標。

  血管內出現“違章建筑”

  當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魔爪”伸向年輕群體,就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年輕化問題,最常見的疾病變化就是動脈粥樣硬化。

  如果血壓升高,血管長期處于高壓之下,內膜容易損壞,出現小裂口。血脂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原材料”,若血脂增高,不僅能“催化”斑塊的形成,更影響動脈血管的彈性。血管內皮細胞能保護血管,持續性高血糖不僅會損害內皮細胞,使其功能發生障礙,還會損傷血管壁,壞的膽固醇可通過受損部位在動脈內膜中沉積,形成斑塊。同時,高血脂和高血糖都會導致血液黏稠,為斑塊的形成提供“溫室”。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屬于血管的“違章建筑”。陳長弓解釋說,斑塊形成后,會造成血管內狹窄、阻塞,它就像馬路上堵車時人流量和車流量都會下降一樣,血管里“堵車”會導致血流不暢,引起供血不足。

  年輕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飲酒、熬夜、高強度工作、情緒激動、缺乏鍛煉等因素會加速斑塊變大。脫落后變成血栓,若為心臟供血的血管出現急性閉塞,就會導致心梗。

  牙痛、咽喉緊箍感也是心梗癥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心梗也并非一時堵塞而形成的,而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日積月累導致的堵塞。在斑塊變大、血管壁變硬的過程中,人體會出現一些心梗的先兆癥狀,包括胸悶、胸痛、心慌、心悸,一走路就乏力等。陳長弓提醒,這些癥狀是身體發出的“警報”,最好去醫院心內科檢查,不要拖成大病。

  當血管發生急性閉塞的時候,大部分人出現胸骨后悶痛不適。有些人上腹部會出現悶痛不適,因而錯當胃病治療。有些會表現為左上肢放射性酸痛、左側肩背酸痛,誤以為是肩周炎的心;颊咭膊辉谏贁。少部分不典型表現為咽喉緊箍感、牙痛等癥狀,因為心臟、咽喉、下頜部感受神經分別在一起,所以心肌缺血時,大腦會認為是咽喉和牙齒出了問題。

  醫生強調,中青年群體的心梗往往會面臨著更高的心跳驟停風險。

  據統計,患者被送至醫院前就心臟驟停能搶救回來的成功率不足1%。出現心梗相關癥狀后,應立即撥打120。切勿自行駕車就醫,萬一路途中心臟驟停,錯失搶救良機。

責任編輯:張永炳 
版權和免責說明:凡注有"浙江工人日報記者"或電頭為"浙江工人日報網"的稿件,轉載必須經原創作者同意,并保留"浙江工人日報"等字樣。

相關內容
廣告聯系 | 關于我們 | 法律聲明 | 投訴建議
浙江工人日報網版權所有 ©c2008 浙ICP備05017986號    浙ICP備05017986號-1  
浙江省新聞道德委員會舉報中心投訴電話:0571-88901234  手機短信:18806501498  傳真電話:0571-85175125  郵箱:zjsjx@zjncws.com.cn  
曰本一级毛片无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