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溫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2022年度消費維權(侵權)十大典型案例》,本次入選涵蓋汽車、食品、藥品、醫療美容、家裝等消費領域侵權案例,溫州市消保委旨在通過發布案例幫助消費者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案例一:新能源汽車質量問題,消保委成功維權。2022年11月,溫州市消保委接到一起某品牌新能源汽車空調出風口飄出白色顆粒的群體投訴,經查系空調蒸發器部件故障所致,在全國范圍內都出現了車主集體維權現象。為避免事態進一步擴大,省、市迅速啟動聯動維權機制,組織召開磋商會并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的規定。省、市消保委督促廠家履行法律義務并公開承諾為存在該問題的消費者提供免費進店檢查服務,并免費更換蒸發器總成,維權成果惠及全國消費者。
案例二:無資質行醫從事醫療美容,衛健委介入成功維權。平陽縣衛生健康局根據舉報線索對水頭鎮某經營場所非法開展醫療美容進行調查,最后認定該當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及醫師資質開展注射玻尿酸、肉毒素除皺,對當事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14100元,沒收藥品、醫療器械,罰款70500元的行政處罰,同時協調當事人退還了3名消費者的費用。
案例三:裝修公司違約,仲裁裁決“一賠三”。消費者王女士在房屋裝修工程完工交付時發現部分裝修材料未按合同約定,涉及金額10萬多元。王女士遂委托律師向溫州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經仲裁裁決,裝修公司構成裝修欺詐,裁決“一賠三”,即裝修公司賠償王女士32萬多元。裝修公司不服裁決,向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本案仲裁裁決。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駁回裝修公司提起的撤銷仲裁申請。
此外典型案例還有:溫州鄭女士新車4S店裝潢受損,經合法維權成功換車;瑞安劉某、黃某因非法銷售含“瘦肉精”的牛肉,被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文成縣公安、市場監管破獲特大妨害藥品管理案,查扣涉案肉毒素1400余盒,涉案資金1000余萬元;鹿城區市場監管局對溫州某餐飲公司青蟹過度捆綁處以罰款4萬元;溫州某建筑裝飾工程公司多次在未經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通過一家設計工程公司購買獲取小區業主名單及聯系方式,用以招攬業務,兩家公司分別被罰款15萬元、10萬元;精神病人徐女士在某游泳健身館使用信用卡購買了6張會員卡,鹿城區消保委介入全額退回17488元;瑞安某小學生背著家長在學校門口的一家文具店買了3500元的兒童卡牌,經過瑞安市消保委調解,商家同意退還消費者3000元,消費者將卡片全部退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