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發展,我省化妝品生產企業數量已從2016年的271家躍升至現在的590余家,產值規模達600多億元,孕育出珀萊雅、花西子、毛戈平、歐詩漫等一眾國內知名品牌。為推動我省美妝產業沖刺千億規模,昨日,省藥監局發布《關于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助力浙江美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舉措》(以下簡稱《若干舉措》),為企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若干舉措》包括改進備案工作、完善監管模式、強化服務解難、激發創新活力等4個方面、18條具體舉措。
其中,在浙產化妝品方面,開展普通化妝品備案自檢改革,允許符合條件的化妝品備案人或委托生產企業開展備案產品自檢;在進口化妝品方面,開通進口化妝品備案“三條通道”,助力國外化妝品盡快在國內上市。
在完善監管模式方面,推行“首違不罰”。在執法過程中查到生產企業生產標簽存在瑕疵但不影響質量安全的化妝品,若屬初次違法并及時改正的,對當事人進行教育,不予行政處罰。
在加強營商環境“軟實力”方面,將建立“準入路標”“組團服務”等機制,為化妝品生產企業提供事前咨詢服務,一方面讓企業少走彎路,另一方面幫助促進成果轉化。
此外,省藥監局還將在引導培育品質浙妝、時尚潮妝、功效特妝和生態美妝上下功夫,不斷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向千億規模沖刺,有浙江特色的植物原料的研發使用或是我省化妝品企業彎道超車的一大引擎。為此,《若干措施》提出,引導培育生態美妝,發揮省化妝品植物原料研究中心技術優勢,建立浙江特色化妝品植物原料數據庫,引導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培育發展生態美妝,延伸化妝品產業鏈,推進化妝品一、二、三產聯動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