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州租房,你覺得房源充足嗎?選擇租房,哪些會是青年人首先考慮的因素?日前,由溫州市委政研室、溫州日報聯合推出的“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民生一線調研,圍繞“新溫州人青年群體的租房困境”,傾聽新溫州人青年群體房屋租賃需求、租賃過程中遇到的煩惱以及意見建議,積極尋求破解之策。
保障性租賃住房仍偏少
青年人網絡租房成新趨勢
新溫州人青年群體在溫州租房現狀如何,又有哪些需求?為了獲悉廣大青年群體租房情況的真實數據、案例、觀點和建議,本次“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民生一線調研針對新溫州人青年群體做了一份網絡問卷調查。
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3345份,從問卷結果來看,26周歲至35周歲之間的新溫州人青年群體租房需求旺盛,其中65.41%的受訪者認為目前工作區域內可選的租賃房源充足,但保障性租賃住房數量不多。多數受訪者的房租在工資收入中的占比為10%至30%之間,但值得關注的是,有8.94%的受訪者表示“住房負擔過重”,每月房租花銷占工資收入的50%以上。
在租房的過程中,青年人首先考慮的有哪些因素?通過分析調查問卷,房租價格、房屋品質、地理位置與交通出行、租金支付方式、環境及周邊配套等是租房者考慮最多的因素,分別占比44.13%、38.71%、37.76%、22.69%和17.43%。此外,與傳統通過房產中介找房不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表示會從安居客、房天下等網絡平臺或微信公眾號等社交媒體獲取房源信息。
此外,不少來溫創業青年迫切希望能增加保障性住房數量。其中,34.38%的受訪者建議“增加青年公寓,為新就業大學生提供過渡性住房”;30.46%的受訪者認為“增加藍領公寓,為發展制造業、引進產業工人提供宿舍”;21.91%的受訪者希望“增加專家公寓,為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提供過渡性用房”。
“廠改房”政策難落地
青年人多元化租房需求難滿足
“房源充足但好房子難找!眮頊貏展さ呐伺孔饬藘赡攴亢,感嘆溫州“好房難找”。為了離工作單位近一些,她在單位附近的某老舊小區租了一套面積30多平方米的小套間,房子不新,租金卻不低,而且靠山邊環境潮濕。
即將大學畢業的小婁,最近正在市區某單位實習。她和大學室友在市區水心社區合租了一間2室1廳的房子,月租金2200元。對于剛出校門、工資收入并不高的兩個大學生來講,租房花銷已經用掉她們每月生活費的大半,高品質房屋成為了這類租房群體的奢求。
采訪中,還有不少來溫務工的新溫州人告訴筆者,他們在租房時偏向于“短租”形式,目的是便于今后通過換房來改善住房品質,但多數房東對“短租客”并不友好。
除了應屆大學畢業生外,不少產業工人也面臨“租房難”。在位于鹿城區的溫州新生代產業園里,700多間標準職工宿舍被一搶而空。溫州新生代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林春成告訴筆者,園區共有32家小微企業,約有員工6000余人,他說:“很多鞋企老板愿意租賃小微園里的職工宿舍,因為環境設施好,也方便統一管理!钡,現有職工宿舍只能滿足園區70%左右員工的居住需求,鞋都周邊更多的企業員工只能租賃當地居民的老房子,租房性價比較低。
一邊是產業工人租房難,另一邊卻是“廠改房”推進難,其中就包括森林貿易有限公司的保障性租賃住房改建項目。該項目負責人吳志杰道出了一個又一個擔憂,如“廠改房政策真要落地實施,還有好多細節沒有對接”“大量改造資金投入后,擔憂沒有明確的優惠政策和固定客源”等。他希望政府部門能像建“人才公寓”一樣,出臺“廠改房”相關扶持政策。
增大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
破解房屋租賃供給結構失衡
破解新溫州人青年群體租房難的困局,關鍵在哪里?通過調查走訪,筆者發現破題關鍵在于租賃供給是否充足,尤其是新溫州人青年群體租賃住房的多元供給體系是否形成。
“新溫州人中的青年群體,除了通過傳統中介市場找個體房東外,還有政府部門推出的‘人才公寓’、企業籌集資金自建的職工宿舍,以及城中村自建房和集租房等多種租賃選擇!睖刂菔谐鞘谢芯恐行霓k公室副主任金慧霞表示,盡管如此,目前青年住房租賃供給結構仍不完善。比如,由于歷史原因,鹿城豐門、仰義等街道較大體量的工業廠房在退出第二產業生產后空置。如果這部分廠房能作為保障性租賃住房投入住房市場,既能實現老舊工業區存量土地開發利用,又能緩解新溫州人尤其是產業工人租房房源緊張問題。
金慧霞建議在《有序推進溫州市區中心城區工業用地功能轉變實施方案》的基礎上,出臺相應細則,通過土地出讓金補繳,或改建后保障性租賃住房政府產權共有等模式,進一步細化“廠改房”土地用途變更的政策規則。另外,她還希望相關部門加強對廠改項目的改造和經營監督,對符合保障性住房房源要求,并愿意以低于市場租金水平提供租賃服務的“廠改房”項目,可適當予以土地或財稅政策傾斜。
溫州市城市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徐老實說房”主理人徐曉清則認為,雖然公共力量和社會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租賃住房的多元化供給,但是目前針對新溫州人青年群體的房屋租賃仍然存在供需不匹配、政策宣傳力度不大等情況。租賃供給結構的失衡,也導致了溫州二手房租賃市場部分房源價格差別較大,房型不合理,房源本身質量、租期、所在區位、周邊配套不理想等問題,無形中加重了青年人租房的負擔。
溫州要怎樣改變現狀,更好滿足新溫州人青年群體的租房需求?浙江工貿學院副教授何偉建議,政府部門應該推出更多契合新居民實際需求的政策性房源,同時建立統一的房屋租賃信息平臺,提供更便捷優質的租賃信息發布和房源信息核驗服務。他說,新溫州人青年群體普遍收入不高,處于創業起步階段,溫州可以通過降低青年租金支付壓力,打造“生活+工作+創業”的一體化人才公寓,吸引更多青年人來溫創業。
這些政策舉措
助力走出租房困局
2021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文件明確提出,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同年,在浙江省重點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城市名單中,“溫州市區”名列其中。
其實,早在2019年溫州就出臺了《溫州市人才住房補貼政策操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吨改稀访鞔_了溫州“人才租房補貼”的申請對象、補貼標準、申請條件以及申領和審批的流程。2022年,溫州又印發了更為詳細的《溫州市人才住房補貼政策實施細則》。
去年以來,溫州又以“創新驅動、精準支持、美好生活”為引領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通過試點“安置房+租賃住房”,創新“工業用地+廠房”等方式,有效緩解新溫州人青年群體住房困難問題。其中,鹿城區仰雙片區黃龍單元甌浦垟街坊A-30地塊通過試點“安置房+租賃住房”模式,將其中450套住房列為保障性租賃住房。
溫州還創新“工業用地+廠房”集中收儲,有效盤活閑置工業用地和廠房。比如,溫州斥資7000萬元收儲原浙江同泰實業有限公司工業用地5932平方米及廠房18862.73平方米,改造為440套青年創客公寓,率先突破了工業用地存量房改建為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政策瓶頸。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今后,溫州將重點針對新溫州人青年群體租房貴、租房難,加大精準支持力度,實現優惠政策系統集成、迅速落地,切實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供給,盡最大努力幫助新溫州人青年群體走出“租房”困局,實現“來溫州創未來”的就業創業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