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非公企業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暨“十四五”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推進會在杭州蕭山舉行。
這場“重量級”會議,將全國的目光再次聚焦蕭山。
2019年底,一場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行動在蕭山迅速鋪開。作為全省試點,多年來,從“試點探索”到“區域展開”,從加強產業工人隊伍思想政治建設到著力提升產業工人隊伍綜合素質,蕭山以創新驅動發展為抓手,強隊伍、提技能、助成才,推動產改不斷走深走實。
截至目前,蕭山區產業工人總人數超60萬,其中技能人才達29.79萬人,高級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10.77萬人,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宏大的產業工人隊伍正闊步走在新征程上。
“競賽+比武”修煉“內功”
打造“工匠”型高技能人才隊伍
今年37歲的楊德勝,是杭州賽福特設備有限公司一名焊工。在行業深耕16年,這位技術能手憑借精湛的技藝,在2021年舉辦的蕭山區焊工技術比武、杭州市“926工匠日杯”焊工職業技能競賽中均獲得第一名,并被評為蕭山區第九屆職業技術帶頭人、今年第五屆“蕭山工匠”。
像這樣促使產業工人由“工”變“匠”的大比武,去年區級層面完成了14場,鎮街局產業技術比武102場,帶動職工崗位練兵12萬余人,不斷提升產業工人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水平。
“技能是全球通用貨幣!弊鳛榧夹g帶頭人,傳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農藝師榮松領銜創建“榮松蘭科植物開發技能大師工作室”,在他的技術引領下,公司累計引進開發新品種200多個,帶動農業產值近10億元。如今,全區累計有1500多名職業技術帶頭人,成為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對產業工人而言,素質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業之本。為此,區總工會全面推進“產業工人培育三年行動計劃”,明確9家新制造業企業為全區“產業工人培訓基地”、4所中職學校為“未來工匠培育基地”。充分發揮“匠心學院”陣地作用,實施“百千萬”培育計劃,每年培養百名工匠型人才、千名應用型技術骨干、萬名一線專業產業工人。
三年來,蕭山區推選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名,“浙江工匠”24名,杭州市勞動模范27名,杭州市五一勞動獎章26名,“杭州工匠”7名,杭州市“工人先鋒號”25家。評選“蕭山工匠”55名,選樹區級“工人先鋒號”120家、職工先進操作法80項、高技能人才(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36家。
如今,依托各級工會平臺,蕭山區從各行業各領域走出來的優秀產業工人,正用自己掌握的技能發揚工匠精神,強化技術傳承,助力高質量發展。
企業與職工同頻共振
創新推動產改工作走深走實
何惠昇是圣奧集團的一名“阿米巴巴長”。圣奧集團創新“阿米巴經營管理模式”,把小批量、定制類產品訂單從企業大型生產線中剝離,組建20人左右的小型生產線。再從企業中劃出一些設備、場地等,形成“小微工廠”,專門生產訂單批量小、定制化程度高的產品,解決企業既要“做大”又要“做小”的問題。
“‘阿米巴經營管理模式’就類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比如以前是1000人集體勞動,統一分配,吃‘大鍋飯’;如今1000人變成100個家庭,責、權、利緊密結合,多勞多得!钡靡嬗诖,何惠昇從剛入職時的一位普通職工,到2016年成為“阿米巴巴長”,他的工資翻了幾番。圣奧集團的效益也是步步攀升,2021年人均產能提升19%,近年來(除疫情期間外),職工人均工資每年增長15%以上。
企業發展與職工成長同頻共振,是推動新時代產改工作走深走實的重要抓手。如今,全區各試點企業積極探路,產改工作多點開花。如杰牌傳動啟動全員成長規劃和創新DNA計劃,發動全員創新,并將創新年收益的10%作為創新者的獎勵,2022年累計實施提案60余件,創效200余萬元;省級試點企業恒逸集團啟動“恒逸工匠百人計劃”,目前已選樹“恒逸工匠”39名,通過全員創新共采納合理化建議2000余條,創造直接或潛在效益近4000萬元。
在此過程中,區總工會積極開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蕭山樣板行動,形成一批標志性成果。去年勝達集團有限公司與杭州灣信息港分別獲得“全國和諧勞動關系創建示范企業”“全國和諧勞動關系創建示范工業園區”榮譽稱號。推動產業工人能級工資協商,創新“云協商”模式,去年全區簽訂集體合同2597份,覆蓋職工441798人,著力提高產業工人獲得感。
“蕭山推進產改進入了第四個年頭,改革到了全面擴面、提質、增效的關鍵階段!眳^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工會將持續幫助廣大產業工人“練內功”助企業“壯筋骨”,力爭到2025年底,使全區產業工人技能人才達32萬人,高級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達12萬人。
|